备案截止日倒计时一天:7170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已完成
本报记者 李冰
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进入倒计时最后一天。
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称:协会)公布最新一批通过备案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名单,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9日,已有7170家机构成功备案。
按照去年协会发布的相关规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原则上应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备案。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的收单外包机构,或将被市场淘汰。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外包机构备案工作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备案工作是协会组织开展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自律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未来,协会将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予以惩戒,情节严重的也会取消备案。收单机构要高度重视合作外包机构备案工作,严格遵守备案工作要求,在确保商户服务稳定性和延续性前提下,与未在规定时限内备案的外包机构有序取消合作。协会将把收单机构落实备案工作要求情况纳入自律检查范畴,压实收单机构主体责任。”
198家聚合支付机构备案
具体来看,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家有权机关批准成立的,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并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等合法设立的机构。其业务类型包括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特约商户维护、受理终端布放和维护等。
一直以来,在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中,最贴近C端体验的聚合支付机构备案情况颇受业界关注。聚合支付机构主要是融合多个支付渠道并实现一站式对账的技术服务。简而言之,是将多个第三方支付方式入口聚合为一个,既能满足商户需求,也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证券日报》根据支付清算协会官网数据统计发现,已经完成备案的聚合支付机构共198家。其中包括多个知名机构,例如美团支付、海科融通、连连支付、小米(捷付睿通)、国美(银盈通)等已经完成备案。其中在6月份刚刚公布最新完成备案名单中,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型机构共新增了53家。
未完成备案或被淘汰
近几年,我国收单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充,其中一些服务机构存在转包、分包、从事套现以及为跨境赌博等商户提供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扰乱了收单市场秩序。因此为了规范管理收单外包市场,2020年8月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正式启动备案制。按照要求,至2021年6月30日,收单机构的合作外包机构备案完成比例应达到100%。
需要指出的是,协会曾明确表示,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的外包机构,收单机构应在确保商户服务延续性的前提下,有序终止合作。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从完成备案机构的数量看,已经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收单外包机构,未能成功备案的外包服务机构,后续将无法与支付机构开展收单外包服务,终将被市场淘汰”。上述说法也得到了一定印证,记者翻阅此前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相关公告发现,两家支付机构官方均曾发文呼吁收单外包服务商应在6月30日前完成备案。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表示,根据协会发布相关规定,申请备案的机构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不乏有些机构因不能满足条件而无法备案。“从监管的角度,自律性组织的备案是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是行业最低门槛,无法完成备案的机构存在更大的风险,将会逐渐退出市场”。
于百程认为,备案是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可以继续开展业务的基础要求,备案可以对外包机构的相关资质和展业行为进行规范,提高行业的合规水平。但备案并不构成协会对外包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外提供服务安全性的保证。
分享: